聪明机灵的父母是不是也能生出一个绝顶聪明的孩子?这是许多父母所共同关心的。从遗传学角度讲,遗传对智力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必须指出的是,遗传因素不是决定智力高低的唯一条件。每一个人与生俱来头脑的作用其实都是一样的。婴儿出生后的教育养成,生活社会环境,个人主观努力等综合起来都能影响智力的高低。德国19世纪著名天才卡尔威特,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全赖于父亲老卡尔威特教育有方。在他八九岁就能自由运用6国语言,9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归功于父亲从0岁即开始教育的结果。
相反,1941年,汉堡大学和艾尔大学的两位教授在印度发现了两位狼孩儿。一个不到两岁,另一个不到7岁。她们用四肢来奔跑,特别喜欢吃腐败的肉。年长的、7岁的卡玛拉进入人的世界第二年后,才能对人说出她是饿或是渴,到了第四年,她能说6个单字。到了第五年她才不再吃生肉。错过了0~6岁教育的黄金期。卡玛拉的遗憾是到17岁、去世前的最后阶段,她也只能说出45个单字而已。
生命伊始,造物主公平地恩赐每个孩子的大脑拥有140亿个神经元。每个人的与生俱来的头脑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每个孩子天生就拥有天才般可拓展的巨大潜能。在富有激励因素的环境下,人脑会变的更好,如果接收不到丰富适宜的刺激,人脑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目前,许多孩子感到学习过累、精力不足等症状,除了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外,早期大脑开发不足往往是主要症结。
咨询
课程信息:houxue/xuexiao/6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