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虽然听、说都是语言信息输入的重要途径,但现有英语学习条件下,仅依靠听、说的信息输入毕竟有诸多限制,而阅读则是实现大量语言信息输入的可靠途径。因此,有必要结合儿童身心特点,研究增加小学英语阅读信息量的途径。本文试图从英语阅读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建设、构建读物网络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求新的途径。
一、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取决于阅读信息量
语言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英语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首先,读者通过感知(识别和辨认)书面语言材料,获得基本信息,并对基本信息进行编码重组,进而实现阅读信息交换;然后,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的基本信息进行解析破译,再现作者为表达思想所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读者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
在知识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英语作为承载和传输信息的一种国际化语言,早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获取有用信息的量。美国学者古德曼在1972年指出:“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各有区别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语义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形式。”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语言的首要条件是保证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可见,语言信息量的输入决定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
因此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就在于信息量的增加。但是,由于小学生词汇量少、语感能力尚未形成、市面上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材料较少、背景知识、理解能力、英语学习和使用环境都有限,因此有必要研究增加小学英语阅读信息量的途径。
二、增加小学英语阅读信息量的途径。
(一)加强英语阅读隐性课程的建设
教育学家刘佛年指出,课程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类型。“隐性课程”是指“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风气所施加给学生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课程”。英语阅读的隐性课程包括校园里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从物质环境来看,英语阅读隐性课程的建设主要是指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校园里的环境设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阅读空间、丰富的语言素材,创造贴近现实的语言交流环境和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首先,从视觉上增加语言积累。学校可以在各种专用教室、办公室、学生的生活和活动场所都贴上了英语标牌、格言或警句;利用英语黑板报、英语手抄报、英语角、班级英语小图书馆等英语宣传栏目,内容不拘一格地增加英语阅读题材,如:教材疑难知识问答、学习方法介绍、优秀习作刊登、英语小谚语、小故事、小幽默、小练习等。通过校园大量的英语信息输入,使学生在了解、感知校园信息的同时增加词汇量和阅读量。
其次,从听觉上接受语言熏陶。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尽可能地使用英语和学生交流;还可以利用广播或闭路电视等,定期定时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英语歌曲、英语儿歌或英语儿童电视节目等,让学生耳濡目染的接受英语语言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语感。
2、从精神环境来看,学校还可以结合外国的节日文化、生活习俗等大量地向小学生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通过组织一些健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并提供或让学生在查找、阅读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量。
(二)提高英语阅读显性课程的质量
英语阅读显性课程主要是指学校课程表中规定的英语学科课程。这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重要途径,也是和英语阅读隐性课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主要方式。
1. 选编广泛合适的阅读材料。
选编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是发展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如今,各类英语的辅助材料丰富多彩:连环画、英语分级读物、英语画报、英语儿歌与小诗、网络材料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收集、选择和编定一些程度适合每个年龄层次的阅读材料,开展有益的阅读活动,保证学生课内和课外足够的阅读量。当然,这些阅读材料必须符合这些基本原则:
(1)趣味性原则。内容生动、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可以应吸引学生兴趣。如一些幽默、笑话、小故事等,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状态下通过阅读去习得知识。
(2)渐进性原则。在选编阅读材料时,应难易适度,循序渐进,与学校教学相结合,重视知识重现,太难或太易的阅读材料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多样性原则。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内容能尽可能贴近生活,题材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吸引不同学生的兴趣,如:关于不同的主题(如学校、家庭、旅游、动植物、自然、科学、文娱、体育等)。阅读材料的体裁要呈多样性,如儿歌、绕口令、小诗、对话、故事、习语等。
2.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课堂教学。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阅读技巧的指导,如:导读、掠读、检索读、细读等,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关键不在技巧,而在阅读兴趣和动机的培养。因此,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根据阅读教学要求,从单词、句子、短文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的阅读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得到延伸,让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活动、思维、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加对阅读信息的渴望和追求,增加阅读的信息量。如:
(1) 阅读教学与朗读结合: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利用连环画,讲故事给学生听,或者放有声录音带,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声音感染中不知不觉地注意单词,帮助学生把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
(2) 阅读教学与动手结合:根据阅读材料,设计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活动。如根据阅读材料的描述,让学生想象、画图、做剪贴等。
(3) 阅读教学与表演结合: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学中常根据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小组表演,搭建舞台,使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4) 阅读教学与听说写结合:阅读教学开展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与听、说、写相互结合。如:根据阅读材料,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根据自己对英语的悟性、语感,对故事的人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最后让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比赛。通过听、说、写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5)阅读教学与探索相结合:在阅读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要求学生们自由或指定相关主题去搜集、阅读自己最喜爱的英语童话故事,让学生进行自主广泛的阅读。使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有关书籍、刊物、画报、网络等途径去收集相关资料,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生词问题和句子理解问题。
(四)构建读物交流网络。
就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学生必须将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得到课外。课外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单词和词组就越熟悉,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理解力就越强,进而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对学生来说,课内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都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的时间和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受限制的。
1、展阅读资料定期交流活动:小学生缺少英语读物。因此,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水平,收集、订阅各类英语书籍,鼓励学生开展阅读资料交流活动。
2、搜集网络阅读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学校、家庭的计算机进行网上阅读英语电子书刊,并下载有利于交流的阅读材料。构建起一个读物交流网络。
总之,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读懂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要设法增加阅读信息量,让学生学会阅读。英国语言学家韦斯特指出“通过阅读学会阅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必须重视优化校园阅读环境,开发和建设英语阅读隐性课程,提高英语阅读显性课程的质量,精选阅读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阅读策略,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为他们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