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不可不知的成功家教三大因素

2017-07-13 阅读:187 来源:长春英孚教育
进入>

上个周末,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高大上”的英孚教育亚太区总部顺利举办!在论坛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委员会委员杨东平教授的主题演讲让家长们印象深刻,那么杨院长的演说究竟触到了家长们的哪些痛点呢?家庭教育的功能某位媒体人力资源总监给新生代青年的特征做了一个概括:有理想没方向,有个性没主见,有学历没学问,有知识没文化,成年人未成人。 

这个概括很有意思,它指明了当下年轻人面对的问题和困境:很多新生代青年都是好孩子,但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什么,他们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取得了所谓的文凭,但是精神世界却显得过于贫瘠,很多年轻人只关心明星八卦、看看韩剧。更有甚者,在求职的时候还需家长陪同,人格状态上还是一个未成年人,没有主见,不敢选择,处处依赖家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主要的问题是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提供的是学习环境,让孩子们遵守纪律、热爱祖国、参加活动,但具体的人格养成,更多地还需要家庭去承担。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公平、感激、助人、诚实、尊重、慷慨、友善等基本品质。这些品质是一个青少年需要在日常生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渐学习的,这需要家长非常用心地去引导和培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这意味着,家长并不是要给孩子灌输教科书上的东西,而是让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实现。 

一个孩子在高中的时候,大致能够建立自己的爱好与特长,有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真正重要的个性发展,完全被淹没了。所以大多数孩子到了高中毕业填大学志愿时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真正可以做什么,自我没有形成,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事实上,家长应该在学校教育之外,发现孩子独特的禀赋、爱好、特长,然后点燃孩子心中的火焰,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逐渐建立自己真正的爱好。但是可惜,我们很多家长不知道这一使命,只知道照顾孩子吃饭、睡觉、考高分。有朋友说:“让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展现是家长的特别使命”,这句话说得很好,但问题是,过去的家庭教育太过功利,比如让孩子学钢琴考绩,就是为了小升初的时候加分。 

所以中国出现了很奇怪的现象,许多少年神童成年以后反而变得平庸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上了大学以后就放弃了这些天赋,反而选择了家长期望他们学的金融、管理,无法发挥所长。 成功家教三大因素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算成功呢?首先,让子女在儿童时,就能与书为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其次,培养孩子的情商,而不是更多强调智商。

美国历史中,至少一半以上的总统在青少年时代是差生,尽管他们学习成绩一般,却往往表现出了非凡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行动力、意志力、勇敢、坚强等,而恰恰是这些品格,决定了一个人今后能不能走的更远;第三,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找准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往这一方向引导,让他们主动学习。譬如,有的孩子从小是电脑迷,擅长帮朋友或家长的电脑安装、维修,渐渐地,他就掌握这方面的技能,主动钻研,奠定了今后职业发展的方向。 

不要被“起跑线”忽悠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被“起跑线”、排名、升学率等影响,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但事实是,只要有个正确的人才观,就能够摆脱这些束缚。仔细考虑一下,你的孩子是否一定要上名牌大学?是否一定要被当作神童来被培养?还是,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有自己的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个普通人就足够了。举例来说,我在日本和台湾时,问当地的孩子有什么样的人生理想,有的想当蛋糕师、有的说要开服装店,这些回答都很“渺小”,因为在他们看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能够养活自己,并且对社会有意义,就是理想中的生活。 

其实,对家长来说,孩子在班级里排名中上等就可以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分数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的调查显示,90年代初,40%的儿童睡眠不足,但在更近的一项调查中,这一比例达到了80%。儿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在这样的前提下,家长更应该放松、降低预期,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与教育理念,才是对孩子的长远发展负责。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长春英孚教育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不可不知的成功家教三大因素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上一篇: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长春猎学网 >长春英孚教育 >不可不知的成功家教三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