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你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吗,你可能说:情绪怎么能随便控制呢?有高兴事就乐,有伤心事就悲。这是人之常情嘛。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爱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
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常见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主要有:
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请联系网站客服,了解详细的优惠课程信息~
优质、权威、便捷、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