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值就是车辆折旧后剩下的价值,而残值率则是指折旧后的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之比。它直接决定了二手车出手的价格和行情。
据最新统计,2010年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量为39万辆,而2011年减少50%。而在二手车难卖的前提下,很多在未来有换车打算的人在买车时就会将二手车残值列为重要指标。而直接购买二手车或者出售二手车的车主理所当然地对这一指标极其重视。
汽车残值率一般以三年为期,也有四年五年六年等残值率。如果要清楚了解某品牌汽车残值情况,还须对该品牌新车销售业绩一级市场占有率有初步了解。一般来说,市场占有率越高的车型残值率越高。
一般情况下,新车购买前五年平均折旧率接近50%,其中前一二年从35%到60%不等。如果一辆新车的价格是11.5万元,三年后该车型的价格跌到10万元。二手车出售时以10年作为折旧年限,前三年因为车辆较新,使用代价低。即发生修理费用的概率较小,每年会打1.5折,也就是前三年折旧4.5折,三年后出售的价格是5.5万元,残值率为55%。假设这辆车三年不跌价,三年后的售价就是6.32万元,残值率为65%。
二手车残值评估是由数年来的市场数据反映所决定,但对于新车的未来残值评估并不能完全基于这种数据。因为车市本身变化很大,极易受到政策和技术层面的影响。因此,如何在一般情况下大致估算二手车残值率就成了关键问题。而在一般的4S店并没有该项服务的提供,专业的二手车价格评估师是存在的,但人数很少,一般消费者也很难接触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评估二手车的残值率就成了热门的知识。网络上关于此类知识的帖子为数众多,各大论坛也有不同的介绍。而目前最权威的业内人士观点则认为,对于非专业的汽车评估人员来说,判断一辆车的残值率应该遵循如下步骤:
第一是查询新车市场价,看看该车具体所属品牌,车型。查看该款车的市场价格,如果没有相同型号的汽车,则可参照最为相近的相同品牌的新车,在考虑到加减配置后得到最为接近的新车市场价。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车市场指导价并非可参照的标准。因为在目前的国内车市中,厂家给出的新车市场指导价往往与实际销售价格有着较大的差距,动辄以数千数万元计。
第二是初步估算折旧率,简单来说就是先打开发动机盖查看车辆出厂时间,之后查看发动机登记证书。根据两者的相差值得出该车是否是库存车。因为一般来说车辆出厂时间和上牌的时间差距不应该超过半年,否则就可怀疑为库存车。计算车辆的车龄最准确的方法还是根据上牌时间为准,这样来得出二手车的初步折旧率。一般来说,新购买的车辆头五年的折旧率为百分之十五、百分之十二、百分之十、百分之八、百分之七。五年之后每年的折旧率约为百分之五。
第三是调整实际折旧率。实际折旧率就是除去参考值之外的实际车况所反映出来的折旧状况。因为理论上的折旧率只是一个参考,并不能完全作为实际折旧率的标准。因为车辆的外观、行驶里程数、车辆是否是私家车、该车型是否仍在销售、保有量大孝价格是否稳定、内饰干净与否等都会影响车辆的残值率。例如,车辆外观较新折旧率减去百分之一,行驶里程数小于两万公里每年减少百分之一,公车加百分之一,该车型市面已无销售加百分之一,保有量大减去百分之一,新车价格稳定减百分之一,内饰干净减百分之一。再加上不同车主的不同喜好和在意的方面分别有不同的加减项。而这些算法针对的车辆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有过重大事故。
第四是修正车价偏差值。将第一步查到的新车市场价×(第1~3步得出的折旧率),就可以计算出该二手车大约的残值。一般来说传统二手车交易市场上的二手车标价还有5%~20%下浮空间;一般车龄较新的二手车不愿久放,利润不大就会卖;一般车龄超过5年的二手车不怕放,因此价格不合适卖主不一定着急卖;如果二手车是市场上冷僻或已停产的,一般情况下价格下浮余地比较大;一般日系畅销车保值率高一些。
二手车残值率评估知识在网上的热门和在车主间的热传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车市在某种程度上的不规范,类似的专业知识在车市成熟的国家都有专门的评估师和专业人士代为介绍和服务。
虽然目前车市处在一个形式上的拐点,但未来不断增长的需求将迟早打破这种局面,车市的供求量势必回到继续增长的道路上。而增长的恢复则更加不需要标准的限制,这个概念完全不适用。
但也有人认为,对于二手车残值率的计算,并不一定要用硬性标准来规定,但可以适当加以管理和监督,防止乱炒价格的情况出现。即不谈标准,只谈规范。但这又是另一个方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