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人力资源管理师之绩效考核

2017-06-24 阅读:111 来源:新茂教育
进入>

人,往往是个悖论。既拥有自主能动的意识,却又疆场需要他律动来驱动。既渴望自由,却有必须要给予某种约束。绩效管理的原始动机,大概基于此。

实际上,作为优化组织能力的一种必要措施,自人类具有组织形态以来,就未曾离开过绩效管理。我国古代完善的文官考课制度,英国19世纪下半叶行政改革后的文官考核制度,都是古代绩效管理的典范。现代企业的绩效管理,实际上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并且以这一思想为基础,逐渐发展出各种各样门类齐全、概念多样的绩效理论、工具、方法、包括平衡记分卡、KPI(关键绩效指标)、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等等。

毫无疑问,这些理论和方法是有效的,它使20世纪许多著名的大企业取得了成功,也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案例。但是,当天外伺郎沉痛地宣称“是绩效主义毁了索尼”;当约玛·奥利拉宣布百年诺基亚并入微软,含着泪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的时候,对于绩效管理,是应该反思一下了。因为仅从账面上看,这两家企业的绩效管理都做得很好。

有人归咎于绩效主义,声称“要绩效精神,不要绩效主义”,但是,精神和主义,在操作上真的那么泾渭分明吗?

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在这个时代,绩效管理的基础变了。

从前的绩效管理,是建立在一种可控的、可预测的、可轻量化的经济秩序上,本质上,这是一种工业时代、工业经济的思维方式,它的核心是“量化”,因为可以借由量化的指标、细化的流程,如KPI,来核定一个人的工作成果。这种情况下,人实际上是被工具化了,是一种“非人化”的管理。

但是,在知识经济以及马上要到来的“智能经济”时代,“创新”和“创造”成为了核心,既有的随时都会被打破,未来不可预期、不再封闭、不能控制,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依赖于个人才能的自由发挥。这个时候如果依然用旧的绩效管理思维,妄图以一种工具或制度控制、驱动员工依照自己的规划亦步亦趋,不仅束缚了人才的创造力,也封闭了企业拓展的空间。因为,人只有在能够充分实现自我的条件下,才会自由创新、创造。

“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幢,管理科学也是如此。绩效管理必须放弃对物的简单量化,重新回到人性的层面来考量。任性微妙而复杂,但有几样是永恒的,人需要获得尊严、得到声明、实现价值,需要更多的自由与自主,在这个前提下,KPI是不是陨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关注人本身。

请联系网站客服,了解详细的优惠课程信息~

优质、权威、便捷、省心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新茂教育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师之绩效考核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成都猎学网 >新茂教育 >人力资源管理师之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