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派
笼统的划分,可以说4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主义建筑、国际主义风格垄断的时期,70年代到现在为止是后现代主义时期。60年代末期,经历了30年的国际主义垄断建筑,世界建筑日趋相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逐渐消退,建筑和城市面貌日渐呆板、单调。加上勒·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往日具有人情味的建筑形式逐步被非人性化的国际主义建筑取代。建筑界出现了一批青年建筑家试图改变国际主义面貌室内设计,引发了建筑界的大革命。
后现代主义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其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设计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融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糅大众和行家于一体的“亦此亦彼”的建筑和室内环境。
加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