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懂音乐的遗憾,充满了她的一生。希望有这种遗憾的人越来越少,将来的社会,人人都有学音乐的机会。
我常以为,只有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才会义无反顾让孩子学钢琴,但事实并不如此。
一位家庭并不宽裕的朋友一口气为孩子报了3年的钢琴课,我问她怎么想的,她说:“我一点音乐也不懂,接触的人多了,感觉自己像半个文盲。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也这样。”
朋友小时候家庭条件差,父母用尽全力供她读完大学,在兴趣特长上的培养上完全空白。她大学毕业之后在城市里落脚,辛苦攒钱供房养孩,经济上并不宽裕。现在一年钢琴班的费用超过夫妻两人一个月的收入,我替她捏把汗。
她坦然:“给孩子报钢琴班,不是想让他成名成家,更不是想让我自己有脸面,只是想让他懂这个东西。”随后,她跟我讲了自己的故事。
读大学的时候她很想拿奖学金,但学校对学生考核并不完全看学业考试成绩,还有很大的比重在素质拓展上。素质拓展的得分来源于她参加的学院或者社团组织的活动。
朋友唯一的兴趣爱好是唱歌,但也仅是单纯的模仿,对乐理、五线谱完全不懂。在音乐才能考核时,完全说不出钢琴上奏出的是do还是ri。因为没有特长,她在学生会纳新的时候被所有的部门拒绝,社团活动也没有起色。
班长为她着急,知道她喜欢唱歌,就帮她争取了学校国庆合唱比赛学院代表团的资格。她很是感激,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周末都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参加合唱培训。
培训的时候,每个人都拿着简谱,跟从培训人员学习发声、吐字等。让她感觉吃力的是简谱,她根本看不懂,只能模仿身边人的声音,假装自己看得懂。合唱讲究男女声高低音交织,不像流行音乐那样容易模仿,有时候她感觉自己不在调上,就赶忙把声音压低。
最后合唱大赛来了,在登台前的一小时,活动组织者——温柔的辅导员找到她说,因为舞台空间有限,队形排不开,问她愿不愿意帮忙在台下照看物料。她二话不说就点头同意了。
“多年之后我才明白,他们不好意思说我唱的不好,又想给我这个素质拓展的分数,就让我挨到了最后。”朋友的声音有点发颤。
这样的尴尬在大学里以及工作后屡屡出现。
因为不懂,在与同学聊天时把摇滚音乐说成乡村音乐。即便把百度词条看了无数遍,仍搞不清楚两者的分别。
因为不懂,听到熟悉的旋律只能简单哼哼,说不出所以然。直到朋友随口说出:“这是卡农。”即便把世界名曲听到耳朵生茧,古典音乐在她脑子里仍是一团浆糊。
因为不懂,鼓起勇气唱歌时,偶尔会被善意地提醒:“节奏不对”,“高了八度”……后来当众唱歌的兴致也没有了,只变成一个人时的自娱自乐。
……
我建议她:报个成人钢琴班,能弥补一些遗憾。
她摆摆手:“音乐的能力不是速成的。小时候学了基础的东西,以后的岁月不断丰富对音乐的认知,然后才真正算懂。我现在能补的东西不多了,而且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孩子学,我跟着学一点,就足够了。”
我唏嘘,无论她的想法合不合理、正不正当,我都支持她。不懂音乐的遗憾,充满了她的一生。希望有这种遗憾的人越来越少,将来的社会,人人都有学音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