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交流,换位思考
——平安家和成功教学案例
城市:苏州
学习中心:姑苏校区
教师:张熙琼
学生姓名:杨晓凡
学校:第八中学
年级:初二
[教学案例正文:]
杨晓凡是的一名普通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刚来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数学总是在90多分徘徊。孩子的父母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孩子的问题,总是觉得孩子还小,慢慢就好了。可是整个初一上学期过去了,孩子成绩不但没有好转。这让孩子的父母有些担心。孩子本身性格是很文静的,优点大家闺秀的感觉,可是成绩一直上不去。经过多方比较,父母最终将孩子委托给了“我们”——平安家和教育集团。通过和父母交流发现,在小学的时候,孩子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上了初中以后,孩子还是没有习惯初中的学习环境,还是一味的按照小学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再加上性格比较内向,不爱独立思考,有不懂的或者是不会的问题也不会主动去问老师,所以导致了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很可能孩子就会厌烦数学,那么到了初二的话就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基于孩子的这些问题,首先就是要让孩子熟悉初中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了解初中与小学的不同,然后就是根据孩子的知识上的欠缺进行查缺补漏,利用假期的时间把落下的课程补上去。孩子很喜欢动脑筋独立思考,经常对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再进行思考,但是不能够主动琢磨教材和老师讲课的思路,也不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不重视基础知识点,没有学习计划。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对其作出科学而具体的指导性教学方案:
作为数学老师的我首先跟晓凡作了一次面对面、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准确了解、摸清了孩子的底子让其从心底认可、相信并接纳我,把我当做是一个朋友。刚开始孩子不太愿意和我分享她得一些事情,总觉得我是老师,不愿意和我多沟通,跟我有隔膜,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每次上课的时候我总是主动的和孩子说一些她感兴趣的东西,和孩子“套近乎”。时间长了她就感觉到这个老师和班主任老师是不一样的。最后,终于完全的接受了我。然后通过平时的接触教给孩子学习初中数学的方法,逐步让孩子转变思想,通过初中各知识板块的代表性题目对其进行检测,查找其弱项。孩子脑子中的知识点很是混乱,基本连接不起来,常用公式、定理以及常规题型都没有掌握好。针对这一情况,我把握好教材,和孩子上课就像朋友之间在交流一样进行每个知识的讲解,课堂实战演练,课后布置练习。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对晓凡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在初二期中考试前对其进行了几次小的测试,分数呈阶梯状提高,数学的学习方法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均取得了100多分的成绩,对学习有了一个明确目标,而且学习变得非常主动。基本题型确保尽量少错或不错,对难题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很快就发现其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了很多。现在回忆起其考前那段时间主动提问次数的增多,以及对数学重难点题型的归纳与总结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初二期中考试取得了111分的好成绩,家长对其最终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十分满意,
“用心交流”可以说是我们所倡导的,每个孩子我们都要像对待朋友一样的去对待他,不要拿自己老师的身份去压孩子。我想,只要你用了心,孩子是会感受的到你的用心良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