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汉翔国学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始于传统经典的滋养。

2017-05-26 阅读:123 来源:北京汉翔书法培训中心
进入>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没有真正的教育;

汤因比说“古典教育是一种无价的恩惠”

周易: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国学大师南怀谨:“为什么要推动儿童读经运动?这首先基于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出现断层的深刻危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文汇报》2006、10、19)

台湾诗人余光中:“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汉语承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其保持生生不息活力的本源。汉语生动、传神、形象、富有乐感和神韵,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它高度成熟,重复资讯甚少,文字有涯,却可以遣词无限,我啊,可算是一辈子鼓捣外文,比较了一生,还是说一句:中文最美!中文最善1(《新民周刊》2008、2、6)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往往始于传统经典的滋养。阅读之于生命,人们习惯将国学经典比喻为母乳。母乳的价值在于她是取法乎上的不可替代。试想,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了然于心,熟能称诵,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就与你的生命相伴了。有圣贤藏于心,笃于行,德必向善,学必精进,功自然成。”

宋代的张载说:国学阅读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但最根本的,中国还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根深才能叶茂,如此简单的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好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大众在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时,已经明白了人文精神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说:“有人曾问国学究竟有什么用?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投资赚钱。但国学的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凝聚力,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能够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

(见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立并举办首次国学研究论坛纪要〈中国青年报〉2008、7、13)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北京汉翔书法培训中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汉翔国学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始于传统经典的滋养。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上一篇: 镶嵌画学习技巧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北京猎学网 >北京汉翔书法培训中心 >【汉翔国学阅读】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始于传统经典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