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介绍

2017-05-25 阅读:66 来源:芯筑力教育
进入>

点式驳接玻璃幕墙是由玻璃面板、点支承装置和支承结构构成的建筑幕墙。

随着玻璃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玻璃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髙,种类不断增多,玻璃的承重能力等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都大大提高。在设计上,一方面应用和发展现有的结构体系,结合玻璃和钢的材料特性,创造新的结构形式,并通过新的节点构造,使之与玻璃结成一体;另一方面,引进机械设计原理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更加精密地设计节点的位移和旋让节点、结构和玻璃之间的连接更精密,也更容易。所有这些努力都促成了一种全新玻璃建筑筑设计概念的诞生,即点支式玻璃技术。其在世界上发展的过程按驳接点的形式来分主为以下三个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通过两块金属夹板用固紧螺栓将钢化玻璃夹紧在支承体上。外形的美观、玻璃板面的大小及支承连接形式都受到限制。

20世纪80年代,将60年代的金属夹板改为锥形驳接头,将玻璃在平面上钻锥形孔_专头的平面与玻璃的平面一致,增加了幕墙的美观效果。1986年法国建筑师安德良在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十大建筑物之一拉维莱特公园科学馆的立面设计中,应用了扣件点支式技术,为全世界的建筑师所瞩目。1993年贝聿铭在卢浮宫改建工程地下广场的中心部位采用了单拉互连点式技术,设计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玻璃结构,把建筑、结构、机械技术相h成为建筑精品,获得世人的赞赏。

20世纪%年代至今(1986年开始使用),原驳接系统的驳接头(金属与玻璃连接的部是通过螺栓直接连接的,在玻璃受到风压等外力的情况下,玻璃孔周边应力集中,限抱JI片玻璃板面的尺寸,经改进将驳接头与主体连接部分增加了球形连接机构,在玻璃受夕卜奢况下可以自由弯曲,使其受力均匀。1986年,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科学馆的冬季花园应^索结构来设计点式玻璃幕墙。它首先采用铰接式爪件,将荷载在拉索、爪件和玻璃之间产生的弯矩降低到最小,并且方便了施工的进行。这种爪件成为此后点式玻璃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种标准构件。由Volkwinmazg设计并于1996年完工的德国莱比锡展览中心是目前世二最大的用点式玻璃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物,点式技术开始走向成熟。

采用驳接系统进行玻璃与结构连接的代表作有:1993年建成的法国巴黎卢浮宫的“倒置字塔”,法国史特拉斯堡的“现代艺术美术馆”,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1996年建成的中国“上海大剧院”等。

1996年在中国上海大剧院建成后此项技术震惊了国人,从1996年国内开始引进和研究点式玻璃幕墙。1996年兴建的深圳康佳产品展销馆,作为我国首例自行设计、制作和安勺点支式玻璃蘇墙工程,翻开了我国玻璃幕墙建筑史的新篇章。

加载全文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用户自主上传,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以上是芯筑力教育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点支式玻璃幕墙的介绍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访问学习资讯新闻专栏。

相关课程

更多>
2020猎学网广告栏
申请课程免费试听名额

课程顾问24小时内联系您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在线咨询 微信咨询 立即报名
申请1对1课程顾问咨询服务
×
你好

顾问将于24小时内联系您!

确定
北京猎学网 >芯筑力教育 >点支式玻璃幕墙的介绍